預案版本號:
天津神洲再生物資回收有限公司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天津神洲再生物資回收有限公司
二零一九年六月
發布令
為貫徹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方針,提高公司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提升公司應急管理水平,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依據《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天津市環境保護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等相關文件要求,公司制定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明確了公司應急機構及職責,建立了應急指揮系統及應急響應程序,是指導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和行動準則?,F批準發布,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簽署發布人:
年 月 日
目 錄
1. 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了積極應對天津神洲再生物資回收有限公司廠區內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規范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與處置工作,建立健全應急救援體系,提高預防、應急響應和處置能力,加強企業與政府應對工作銜接,制定本預案。以實現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時,能夠迅速、有序、高效地開展應急處置,減少人員傷亡、經濟損失,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1.2.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14]第9號);
2.《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訂);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2016年7月2日);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
5.《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正);
6.《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1年2月16日國務院第144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
7.《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辦發[2013]101號);
8.《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辦法》(環境保護部令[2011]第17號);
9.《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2015]第34號)
10.《關于印發<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環發[2015]4號);
11.《危險化學品名錄》(2015年版);
12.《危險化學品環境管理登記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22號);
13.《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6年版);
14.《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正);
15.《天津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辦法》(2015年7月1日);
16.《關于印發<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指南(試行)>的通知》(環辦[2014]34號);
17.《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
18.《企業環境事件應急監測技術規范》(HJ589-2010);
19.《關于印發<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工作指南(試行)的通知>》(環辦應急[2018]8號);
20.《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僅適用于天津神洲再生物資回收有限公司廠區內所有工程內容突發環境事件的預警、應急處置、監測工作,主要包括可能發生的危險物質泄漏、火災爆炸等突發性事故伴生/次生的污染物釋放。
1.4.工作原則
1、救人第一,環境優先
高度重視員工的生命權和健康權,并切實加強對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工作。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中堅持環境優先,堅持最大限度預防和減輕環境污染。
2.預防為主,平戰結合
做好事故預防、預警和預報工作。定期開展培訓教育,組織應急演練,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做好物資和技術儲備工作。
3.快速響應,科學應對
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具有很強的突發性,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快速、科學地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做好先期處置工作,防止突發環境事件危害擴大。
4.應急崗位與生產崗位,有效結合
根據企業環境風險源分布,科學地將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任務落實到具體工作崗位與負責人。
5.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在津南區應急指揮中心的統一領導下,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現場指揮應急救援工作,加強各部門之間協同與合作。
1.5.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體系
根據我國目前應急預案責任主體劃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分為5個層次,即國家、省級、市級、區(縣)級、企事業單位級;根據預案針對的內容不同,分為3類,即綜合、專項、現場處置預案。
本應急預案體系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上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求,針對本公司的情況制定企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不單獨制定各單項應急預案。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在內部企業應急預案和外部其他應急預案之間是橫向關聯及上下銜接關系。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與津南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為上下銜接關系;與本公司安全事故應急、周邊企業環境應急為橫向關聯關系,當發生火災事故時與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銜接。本企業已經與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鋼”)簽訂了互助協議,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雙方應急資源共享(詳見附件2);由于本企業位于榮鋼廠區內,當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視預警與響應級別、具體發展態勢及時通知榮鋼應急指揮部,必要時與榮鋼應急預案形成有效聯動。
根據實際需要和情勢變化,適時修訂應急預案。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程序根據相關部門規定執行。
2. 基本情況
2.1.企業基本情況
2.1.1企業概況
企業名稱:天津神洲再生物資回收有限公司
企業地址:天津市津南區葛沽鎮冶金工業園區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院內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20112MA05Y4CN2A
法定代表人:宋顯赫
中心經緯度:117.490057°E,38.967259°N
行業類別:金屬廢料和碎屑加工處理 C4210
投產時間:2019年5月
聯系方式:15222139606
企業類型:有限公司司
天津神洲再生物資回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2019年5月投入生產。注冊資本壹仟萬元人民幣,主要從事再生資源回收、加工、批發等業務。公司租用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空地建設了廢舊鋼鐵循環經濟項目,年加工廢鋼60萬噸,廢鋼加工車間主要包括1號廢鋼破碎車間、2號廢鋼破碎車間、廢鋼剪切打包車間、成品廢鋼存儲車間、電氣辦公樓及配套公輔設施等??傉嫉孛娣e34340m2,建筑物占地面積16276m2。
公司現有員工約為50人,年工作330天,每天工作8小時,一班制。公司主要對廢鋼進行加工,打包工段產量為7萬噸,剪切工段產量為13萬噸,破碎工段產量為40萬噸,合計60萬噸。
2.1.2平面布局
廠區占地面積約34340m2,現有廢鋼加工車間主要包括1號廢鋼破碎車間(占地面積約5686 m2)、2號廢鋼破碎車間(4200 m2)、廢鋼剪切打包車間(2420 m2)、成品廢鋼存儲車間(3300 m2)、電氣辦公樓及配套公輔設施等。危險廢物暫存場所位于廠區西側,占地面積50m2。廠區平面布置見附圖4。
2.1.3疏散路線
廠區設置1個人流和物流出入口。發生突發環境事件需要廠區內人員撤離時,該出入口均作為緊急出口。在廠區出口處和廠房北側的開闊空地處各設置1個緊急集合點。疏散路線詳見附圖5。
2.1.4雨污水排放
廠區內采用雨污合流制。雨污收集管溝與榮鋼雨污管網相連接,排入榮鋼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回用。雨污水管網分布情況見附圖6。
2.2.生產基本情況
廠區內現有廢鋼加工車間主要包括1號廢鋼加工車間、2號廢鋼加工車間、廢鋼剪切打包車間、成品廢鋼存儲車間、電氣辦公樓及配套公輔設施等。
企業主要對廢鋼進行、打包、剪切、破碎。主要生產設備包括打包機、剪切機、破碎機、磁選機等。主要生產工藝為稱撿、剪切、破碎、磁選、打包、儲存。主要原輔料為各種樣式的廢鋼、機油及液壓油。主要能源消耗為水和電。年設計加工廢鋼60萬噸。
2.3.環境風險物質基本情況
依據《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附錄A(規范性附錄)-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物質及臨界量清單,對企業有可能引發突發環境事件的物質進行識別。環境風險物質識別范圍主要是原輔材料、產品及生產過程中排放的 “三廢”污染物。
經初步篩選,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涉及到的主要環境風險物質為機油、液壓油及廢油(包含廢油泥)。廠區內不儲存機油和液壓油,現用現購;廢油存放于危廢暫存間內。危險廢物在危廢間暫存,地面進行了硬化處理,滿足防風、防雨、防曬和防滲的要求。危險廢物產生及暫存等基本情況見下表。
表2.3-1 環境風險物質在廠區內的存儲情況
危險物質 |
危險源 (存在部位) |
主要成分 |
包裝 |
包裝規格 |
最大儲存量 |
廢機油 |
危廢暫存間 |
油類 |
鐵桶 |
200kg |
100kg |
廢液壓油 |
油類 |
鐵桶 |
200kg |
100kg |
2.4.周邊環境狀況及環境保護目標情況
天津神洲再生物資回收有限公司公司周邊500m范圍內無居民,全部為工業企業人員,西北側隔葛萬路為天津市正陽龍灣熱力有限公司(42人)、津南區汽車綜合性能檢驗中心(17人),南側隔大沽排水河為空地,東側緊鄰榮鋼(范圍內涉及人數約40人),綜上合計,企業周邊500m范圍內共計99人。
對照《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調查企業周邊5公里范圍內大氣環境風險受體(包括居住、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辦公、重要基礎設施、企業等主要功能區域內的人群、保護單位、植被等)情況,企業周邊5km范圍內共涉及人口61757人,屬于類型一(E1)類。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2.4-1 大氣環境風險受體情況
序號 |
大氣環境風險受體 |
相對方位 |
距離/km |
性質 |
規模/人 |
1. |
榮水園 |
N |
0.6km |
居住區 |
17981 |
2. |
榮華里 |
N |
1.9km |
居住區 |
755 |
3. |
慈水園 |
N |
0.9km |
居住區 |
17219 |
4. |
榮祥園 |
N |
1.4km |
居住區 |
2000 |
5. |
澤水園 |
N |
1.7km |
居住區 |
2980 |
6. |
葛沽第二小學 |
N |
0.9km |
學校 |
1600 |
7. |
大灘新居 |
N |
1.3 km |
居住區 |
610 |
8. |
富華里 |
N |
1.7 km |
居住區 |
428 |
9. |
福海園 |
N |
1.6 km |
居住區 |
2261 |
10. |
盛華里 |
N |
1.5 km |
居住區 |
586 |
11. |
康明花園 |
N |
1.5 km |
居住區 |
440 |
12. |
金龍里小區 |
N |
1.7 km |
居住區 |
1752 900 |
13. |
葛沽實驗小學 |
N |
2.1 km |
學校 |
|
14. |
功道學院 |
WN |
1.6 km |
學校 |
800 |
15. |
雙橋中學 |
WWN |
4.2km |
學校 |
1400 |
16. |
東大站村 |
WS |
2.0km |
村鎮 |
1348 |
17. |
東大站小學 |
WS |
2.4km |
學校 |
1100 |
18. |
官港森林公園 |
S |
2.7 km |
森林公園 |
—— |
19. |
西閘村 |
S |
2.1km |
村鎮 |
860 |
20. |
九道溝 |
ES |
2.1 km |
村鎮 |
2298 |
21. |
石閘村 |
EES |
2.1 km |
村鎮 |
2087 |
22. |
三合小學 |
EN |
1.4 km |
學校 |
850 |
23. |
東埂村 |
EN |
1.9 km |
村鎮 |
1502 |
公司不產生生產廢水,循環冷卻水不外排。廠區內設有旱廁,定期清掏,員工盥洗依托榮鋼,故廠內不排放生活污水;雨污合流,雨污管網與榮鋼雨污管網系統連接,最終排入榮鋼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回用。
榮鋼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為4.8萬t/d,水處理工藝采用“水解酸化-循環式活性污泥法(CAST)+絮凝沉淀+連續微過濾(CMF)+反滲透(RO)”處理工藝。收水范圍內雨污合流,包括榮鋼廠區內所有生產廢水、生活污水以及葛沽鎮生活污水,處理后作為榮鋼各生產工序的補充新水(CMF 出水)和軟化水(RO出水)回用。榮鋼污水處理廠總排口位于大沽排污河岸邊,正常運營情況下為封堵狀態。
2.5.環境風險源辨識與風險評估
參照《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指南(試行)》,企業編制了《天津神洲再生物資回收有限公司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對企業涉及的環境風險源進行了辨識、對可能的環境影響進行了評估。根據該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得出以下結論:
1、廠區涉及的環境風險物質主要為廢機油和廢液壓油。環境風險單元為危廢暫存間。將環境風險物質的存量與相應臨界量對照,經核算屬于Q<1,天津神洲再生物資回收有限公司環境風險等級為一般環境風險。
2、廠區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包括廢機油、廢液壓油泄漏事故及火災引發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油類物質在燃燒過程中同時會伴生煙塵、CO、SO2和NOx等污染物,由于其量很小,不會對周圍環境空氣產生顯著不利影響。水環境影響主要體現為大量的帶油消防廢水和消防泡沫排入雨污管網,對下游榮鋼污水處理廠產生影響。及時通知榮鋼污水處理廠做好來水應急準備,確保所有事故廢水能夠處理后回用。由于公司內油類物質量小,消防水中石油類物質很少,不會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油類物質泄漏與火災事故不會對外環境產生顯著不利影響。
3、針對企業需要整改的內容制定整改目標和實施計劃。實施計劃應明確環境風險管理制度、環境風險防控措施、環境應急能力建設等內容,逐項制定加強環境風險防控措施和應急管理的目標、責任人及完成時限。每完成一次實施計劃,將計劃完成情況登記建檔備查,具體如下:
表2.5-1 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整改目標及實施計劃
序號 |
存在問題 |
整改目標 |
完成 時限 |
責任人 |
1 |
用于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物資及裝備有欠缺,主要包括輸轉吸收、個人防護裝備等 |
增加相應的應急物資及裝備,對超過有效期的物質及時更新。 |
2019年9月 |
李海鵬 |
2 |
公司尚未建立健全的環境應急管理體系,需加強對職工開展環境風險和環境應急管理教育培訓工作,定期開展進行過突發環境風險事故應急演練。 |
健全環境應急管理體系;定期對職工開展環境風險和環境應急管理教育培訓工作;定期開展進行過突發環境風險事故應急演練。 |
2019年12月 |
李海鵬 |
3. 組織機構和職責
公司已建立應急組織機構,負責緊急情況下人員和資源配置、應急小組人員調動、確定現場指揮人員、調查事故的原因、組織預案的評審和修訂更新、批準預案的啟動和終止、負責事故的上報及預案演練等。
3.1.指揮機構構成
公司應急組織機構由應急指揮(總指揮、副總指揮及應急辦公室)、現場搶險組、疏散引導組、后勤保障組、技術保障組和環境應急組構成,各應急專業組由組長和組員構成。應急組織機構具體如下:
圖3.1-1 應急組織機構設置
當發生事故時,應急總指揮(應急總指揮不在時由副總指揮)啟動應急預案,通知各應急專業組參加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本企業應急崗位人員不少于20人,分別承擔指揮、應急搶險、疏散引導、應急救護、后勤保障等任務。應急隊伍人員配置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 3.1-1 環境應急救援隊伍
應急救援小組 |
應急職務 |
姓 名 |
單位職務 |
聯系電話 |
應急 指揮中心 |
總指揮 |
宋顯赫 |
總經理 |
18920830811 |
副總指揮 |
李久俊 |
生產部長 |
13333299823 |
|
搶 險 救 援 組 |
組長 |
趙偉航 |
安全部長 |
18526777030 |
組員 |
李振 |
安全員 |
13313296543 |
|
組員 |
趙龍江 |
司機 |
15302103789 |
|
組員 |
吳楠 |
職工 |
18020000335 |
|
組員 |
張鳳春 |
職工 |
15176629994 |
|
組員 |
柴寶成 |
職工 |
13821611582 |
|
組員 |
突發環境事件生產崗位人員與值班人員 |
|||
后勤保障組 |
組長 |
李海鵬 |
安全員 |
18803258588 |
組員 |
趙恒良 |
職工 |
19902182044 |
|
組員 |
鄒繼亮 |
職工 |
15848547858 |
|
警戒 疏散組 |
組長 |
李海鵬(兼職) |
安全員 |
18803258588 |
組員 |
張永超 |
職工 |
13832997893 |
|
組員 |
蘇建國 |
職工 |
13022278584 |
|
組員 |
屈振峰 |
職工 |
18795191897 |
|
醫療 救護組 |
組長 |
李立江 |
綜合辦主任 |
13820554829 |
組員 |
姚利軍 |
職工 |
15033987665 |
|
組員 |
李亞男 |
職工 |
18932650933 |
|
組員 |
李勤國 |
職工 |
15222779203 |
|
技術保障組 |
組長 |
鄭陸 |
職工 |
17102600111 |
組員 |
孟玉闊 |
職工 |
18134256183 |
|
應急 監測組 |
組長 |
王小明 |
職工 |
13682037030 |
組員 |
劉雙陽 |
職工 |
13652005156 |
圖3.1-2 應急響應流程圖
3.2.指揮機構的主要職責
指揮機構的主要職責如下:
1、貫徹執行國家、當地政府、上級主管部門關于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的方針、政策及有關規定;
2、組織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交由上級環保主管部門進行備案;
3、組建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隊伍;
4、負責應急防范設施(備)的建設,以及應急處置物資,特別是處理泄漏物和吸收污染物的物資儲備;
5、檢查、督促做好突發環境事件的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置的各項準備工作,督促、協助內部相關部門及時消除有毒有害物質的泄漏;
6、負責組織預案的更新;
7、批準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啟動和終止;
8、確定現場指揮人員;
9、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
10、負責人員、資源配置和應急隊伍的調動;
11、及時向上級報告突發環境事件的具體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增援請求,并向周邊單位通報相關情況;
12、接受上級應急指揮部門或政府的指令和調動,協助事故處理。配合政府部門對環境進行恢復、事故調查、經驗教訓總結;
13、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
14、有計劃地組織實施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的培訓和應急預案的演習,負責對員工進行應急知識和基本防護方法的培訓。
指揮機構中各成員的職責如下:
應急總指揮:全面指揮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工作。分析緊急狀態和警告級別,批準啟動和終止緊急反應預案,指揮廠區緊急反應行動,監督現場指揮和協調各專業組救援,對外發布信息。
應急副總指揮:負責所有事故現場操作的指揮和協調,保證現場反應行動的執行,向企業應急總指揮匯報現場狀況,指揮應急專業組現場救援工作。協助總指揮負責具體的指揮工作,當總指揮不在現場時,副總指揮行使總指揮職責。協調事故報警、情況通報等應急救援工作,必要時代表指揮部向外發布有關信息。負責應急預案的制修訂、應急培訓和演練工作。
3.3.政府主導應急處置后的指揮與協調
天津神洲再生物資回收有限公司發生突發環境事件影響到公司廠區外,天津神洲再生物資回收有限公司應對能力不足時,及時津南區生態環境局及外部聯動單位天津榮程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求援。當由政府或生態環境局等有關部門介入或主導天津神洲再生物資回收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時,公司內部應急組織機構成員不變,職責由負責應急處置轉變為服從指揮,配合相關部門參與處置工作。
4. 應急能力建設
4.1.應急處置隊伍
公司依據自身條件和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的類型建立應急處置隊伍,包括現場搶險組、疏散引導組、后勤保障組、技術保障組和環境應急組等專業處置隊伍。各專業處置隊伍具體職責如下:
4.1.1現場搶險組:(負責人:趙偉航)
現場搶險組組成人員緊密與崗位及值班班次相結合,現場搶險組責任人為趙志軍,現場搶險組組員由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的生產崗位和值班班次組成。
(1)接到通知后,迅速組織隊伍奔赴現場,根據事故情形正確佩帶個人防護用具,協助事故發生部門切斷事故源和排除現場的易燃易爆物質;
(2)根據指揮部下達的命令,迅速搶修設備,控制事故,以防擴大。對事故現場的泄漏點進行檢查,迅速啟用泄漏物質圍擋、收集設施,對泄漏物質進行及時處理;
(3)當發生火災時迅速啟用消防廢水圍擋和收集設施;負責現場滅火過程的通訊聯絡,視火災情況及時向指揮部報告,請求聯防力量救援;配合公司消防隊伍進行滅火后的收集處置;
(4)現場移動滅火器等要按規定經常檢查,確保其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
(5)負責向上級消防救援力量提供燃燒介質的消防特性,中毒防護方法,著火設備的禁忌注意事項;
(6)有計劃地開展滅火預案的演習,熟悉消防重點的滅火預案,提高滅火搶救的戰斗力;
(7)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預測泄漏部位,進行計劃性檢修,并進行封、圍、堵等的搶險訓練和實戰演練。
4.1.2疏散引導組:(負責人:李海鵬)
(1)發生事故后,根據事故情形佩帶好個人防護用具,迅速趕赴現場;根據火災(泄漏)影響范圍,設置禁區,布置崗哨,加強警戒,巡邏檢查,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禁區;
(2)接到指令后,維護廠區道路交通秩序,引導外來救援力量進入事故現場,嚴禁外來人員入廠圍觀;
(3)到達事故發生區域管制交通,指揮救護車、消防車行使進入事故現場;
(4)引導非救援人員疏散。
4.1.3后勤保障組:(負責人:李海鵬)
(1)在接到報警后,根據現場實際需要,準備搶險搶救物資及設備等工作;
(2)根據事故的程度,及時向外單位聯系,調劑物資、工程器具等;
(3)負責搶救人員的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4)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運輸。
4.1.4環境應急組:(負責人:王曉明)
(1)救援工作如產生有害廢水,環保應急組負責及時開啟雨水截止閥。配合現場搶險組做好有害廢水外排的預防工作。
(2)負責向津南區生態環境局應急監測人員介紹事故情況、提供事故涉及風險物質的資料、協助津南區環境應急監測人員做好應急監測。
4.1.5醫療救護組:(負責人:李立江)
(1)儲備足量的急救器材和藥品,并隨時取用;
(2)接到救援指令后,立即組織人員,做好急救準備,并做好重傷者轉院就職準備;
(3)如本公司的救援力量無法滿足救援需要時,向醫療單位北辰醫院申請救援并轉送傷者。
4.1.6技術保障組:(負責人:鄭陸)
(1)保障事故現場、應急組織、應急人員,對內、對外聯系通訊暢通。
(2)保障斷電時門禁系統失效,門處于開啟狀態。
(3)負責落實現場各種電氣設備的電源供應問題。
(4)負責事故后設備的搶修及恢復生產。
4.2.應急物資和應急裝備
現有及計劃購置應急物資和裝備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4.2-1 本公司現有應急物資裝備及擬增加的物資裝備
類型 |
種類 |
名稱 |
現有物質及裝備數量 |
擬增加 |
備注 (具體位置) |
責任人 |
應應急物質 |
輸轉吸收 |
輸水軟管 |
50m |
0 |
備品倉庫 |
李海鵬 18803258588 |
消防砂袋 |
50袋 |
0 |
危廢間、備品倉庫 |
|||
應急桶 |
2 個 |
2個 |
危廢間、生產車間 |
|||
吸收棉 |
2kg |
8kg |
危廢間、生產車間 |
|||
鏟子(鐵锨) |
4 |
0 |
危廢間、生產車間 |
|||
救生 |
醫藥急救箱 |
2個 |
0 |
備品倉庫 |
||
滅火設施 |
滅火器 |
20個 |
0 |
各車間 |
||
消火栓 |
3個 |
0 |
廠區內 |
|||
應應急裝備 |
個人防護裝備 |
安全帽 |
50個 |
0 |
備品倉庫 |
|
長筒靴 |
50雙 |
0 |
備品倉庫 |
|||
防護手套 |
20對 |
0 |
生產車間、危廢暫存間、備品倉庫 |
|||
滅火防護服 |
2套 |
3套 |
備品倉庫 |
|||
防毒面具 |
10套 |
0 |
備品倉庫 |
|||
應急通信系統 |
防爆對講機 |
2部 |
0 |
備品倉庫 |
||
手持擴音器 |
2個 |
0 |
備品倉庫 |
|||
移動電話 |
50部 |
0 |
隨身攜帶 |
|||
應急照明 |
疏散指示燈 |
5個 |
0 |
廠區內 |
||
探照燈 |
1個 |
0 |
廠區內 |
|||
手電筒 |
10個 |
0 |
備品倉庫 |
|||
警戒 |
安全警示錐、警示帶 |
5個 |
0 |
備品倉庫 |
5. 預警與信息報送
5.1.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1、應急值班室承擔白天、夜間及節假日應急值班,保證24小時接警的暢通,值班電話為18803258588、13333299823。遇有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發現者可通過上述電話報警。
2、事故發生時的聯絡路徑和方式張貼在應急指揮部和應急值班室,確保能夠及時地報告事故發生情況,若號碼更換,相應的環節也應立即更新。各部門人員嚴格按照公司規定操作和使用。各部門負責人以上管理人員須保證通訊暢通。
3、公司與相鄰單位及上級政府部門及救援組織機構建立聯系,如需外部支援可以迅速與外部聯絡。
4、外部救援隊伍聯絡方式
表5.1-1 外部應急救援聯動單位聯絡方式
序號 |
應急救援聯動單位 |
聯系方式 |
1. |
天津市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 |
022-87671767 |
2. |
葛沽鎮衛生院 |
022-28683958 |
3. |
津南區生態環境局 |
022-28391255 |
4. |
津南區應急辦 |
022-28391255,28391248 |
5. |
葛沽鎮政府 |
022-28690385 |
6. |
葛沽鎮安監局 |
022-28699869 |
7. |
津南區安監局 |
022-28399103 |
8. |
天津合佳威立雅環境服務有限公司 |
022-28569802 |
9. |
火警 |
119 |
10. |
急救 |
120 |
11. |
報警 |
110 |
12. |
查號 |
114 |
13. |
榮鋼應急指揮部 |
13902081277 |
公司應急小組接到可能導致環境污染事故的信息后,應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及時啟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通知有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影響擴大,當應急救援指揮部認為事故較大,有可能超出本級處置能力時,要及時向津南區應急中心報告。
5.2.預防和預警機制
5.2.1預防
根據現場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對應急物資、應急設備、通訊設備、交通設備、醫療急救設施等進行配備;加強應急設施的日常管理,確保應急設施完好。制定應急培訓與演練計劃,加強全員應急知識及能力建設。
5.2.2預警及其分級
通過對風險源和生產系統各環節的日常巡檢、專項檢查、定期檢查以及相關監控和評估,發現人員發現情況異常時要向公司應急辦公室報告異常情況,公司應急辦公室應立即研究分析并派員赴現場實際檢查,如發現異常情況確實存在,并有可能進一步發展為突發環境事件時,要及時向應急指揮領導報告。
當有關信息顯示突發環境事件即將發生或者發生的可能性增大時,按照應急預案進入預警狀態。進入預警狀態后,事發部門及公司相關部門須采取以下措施:
1、事發部門
(1)立即啟動相關應急措施。
(2)轉移、撤離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員,并進行妥善安置。
(3)組織本部門應急搶險隊伍趕往搶險地點。
2、相關部門
(1)立即向應急領導報告。
(2)通知公司有關職能部門。
(3)跟蹤事發部門應急處置動態。
(4)時刻保持應急物資調動以及搶險人員調動的準備。
(5)指令環境應急救援隊伍進入應急狀態,掌握并報告事態進展情況。
3、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應做好以下工作:
(1)組織相關部門召開應急準備會議,研究、安排應急準備工作。
(2)指令有關職能部門做好應急準備。
(3)做好啟動公司級突發環境專項應急響應的準備。一旦達到公司級突發環境事件標準時,立即啟動本預案。
各職能部門接到應急領導小組指令,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
根據事故的危害程度、影響范圍以及企業內部控制事態的能力,將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進行分級。紅色預警一般為企業自身力量難以應對;橙色預警一般為企業需要調集內部絕大部分力量參與應對;藍色預警為車間內即可應對。
5.3.信息報告與處置
5.3.1企業內部報告
24小時有效報警程序:
人工報警:要求每位員工熟悉報警電話。
各部門應加強對各危險源的監控,對可能引發環境物質泄漏、火災等事故的重要信息及時上報。企業內部報告程序為:第一發現人發現事故情況后,立即向公司現場負責人報告,現場負責人接到報警后,根據事故發生地點、種類、強度和事故可能危害方向以及事故發展趨勢等情況通知應急指揮部,應急指揮部立即通知應急指揮部成員、各工作組組長,各應急處置隊伍按應急處理程序進行現場應急反應。
5.3.2信息上報
當超過本公司的應急能力需要外界支持時,應及時向津南區應急中心匯報事故情況(包括發生事故事件、地點、原因及傷亡人員等),應及時向消防、醫療、環保、公安和安監等部門求援。
當事故可能影響相鄰企業或人員時應立即通知對方。
5.3.3報告內容
通報分為廠內通報和廠外通報。
公司通報系統以應急指揮部為中心向外通報,依照實際災害狀況做必要的通報,當災害程度提升時,應根據發生災害之物質,泄漏程度火災程度,風向等適當的通報。
(1)公司內通報
公司內通報由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通知各應急小組人員進行緊急處理。
(2)公司外通報
公司外通報主要是請求支援,當緊急事故發生時根據應急預案中列出的消防單位、醫院及政府相關單位等電話請求支援。
(3)通報詞:
事故發生通報人依通報表聯絡各單位時,務必注意到通報要以最短時間清楚地通知以爭取時效,所以通報詞即為聯絡時最為方便之參考,通報者可依此所列之項目進行通報。
通報如下所述:
<1>通 報 者: 天津神洲再生物資回收有限公司報告
<2>災害地點: 天津市津南區葛沽鎮冶金工業園區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院內
<3>時 間: 于____日_____點____分發生
<4>災害種類:_______(火災,爆炸,泄漏事故)
<5>災害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已污染的范圍)
<6>災 情:____________________ (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情況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潛在的危害程度,轉化方向趨向,可能受影響區域)
<7>請求支援:請提供________________(項目,數量)
<8>聯絡電話:
6. 應急響應和措施
6.1.分級響應機制
根據《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對突發環境事件的分級辦法,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將企業突發環境事件定為一般環境事件(IV級)以下。根據事故的危害程度、影響范圍以及企業內部控制事態的能力,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行動劃分為一級響應、二級響應和三級響應。
1、三級響應(突發環境事件影響控制在公司廠區范圍內)
三級響應為車間級響應,對應藍色預警。
車間級響應啟動條件是車間范圍內可控制的小事故,包括用滅火器可以控制的小型火災、油類物質泄漏事故。由當班班長啟動車間級響應,不啟動廠區警報,事故發生區域的當班班長負責現場指揮,實施現場處置。
事故發生后,應急總指揮判斷突發環境事件的緊急程度、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并結合企業內部控制事態的能力確定響應級別,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理方式。
2、二級響應(突發環境事件影響控制在公司廠區范圍內)
二級響應為公司級響應,對應橙色預警。
公司級響應啟動的情景包括廠區發生大面積火災事故和油類物質的室外泄露。由應急總指揮(應急總指揮不在時由應急副總指揮)啟動公司級響應,廠區警報拉響,除應急人員外其他人員撤離。應急總指揮(或應急副總指揮)負責現場指揮,并及時向津南區應急中心和津南區生態環境局報告。應急小組集結,聽從應急總指揮(或應急副總指揮)的指揮,在做好自身防護后根據分工實施應急處置。
3、一級響應(突發環境事件影響超出公司廠區范圍)
一級響應對應紅色預警,公司發生大面積火災,由應急總指揮(應急總指揮不在時由應急副總指揮)啟動一級響應。應急總指揮將突發環境事件信息上報津南區應急中心,津南區生態環境局、津南區環境監測站等有關部門介入突發環境事件后,由應急總指揮協調應急處置隊伍參與配合應急處置工作,做好相關服務工作。
6.2.現場應急措施
結合企業情況給出幾種不同的事故情景下的現場應急處理方式,具體如下:
6.2.1火災事故現場應急處置
6.2.1.1. 車間級響應
小面積火災事故發生后,由火災發生部門當班班長啟動車間級響應,調集所需的應急專業組(現場搶險組與安全應急人員)到現場進行救援,應急專業組在當班班長的指揮下投入救援和初期滅火工作?,F場搶險組分為兩組,一組人員調用消防沙袋在事故源周邊構建事故廢水圍擋;另一組成員根據指揮要求負責搶險貴重物品,正確使用消防器材,站在上風口進行有效的火災撲救,防止火災迅速擴展。
6.2.1.2. 公司級響應
1、若油類物質泄露或火災事故出現向周圍區域擴展之勢,由現場負責人匯報給應急指揮部,應急總指揮下達公司級應急響應命令,并立即通知各應急處置隊伍,現場人員拉響廠區警報。
2、廠區警報拉響,除應急人員外其它人員撤離到緊急集合地點。疏散引導組成員對疏散人員進行人數清點,將清點情況報告應急總指揮,以便及時發現事故現場未撤離或被困人員、積極采取措施進行營救。
3、應急處置專業隊伍在接到總指揮通知后,立即帶上救護和防護裝備趕赴現場,等候調令,聽從指揮。由組長分工,分批進入事發點進行現場搶險或處置。
4、現場人員啟用應急對講系統,確保事故狀態下通訊順暢,并做好應急指令的上傳下達工作以及相關信息的通報工作。后勤保障組做好應急物資和裝備保障工作。
5、現場搶險組根據總指揮要求負責搶救貴重物品,正確使用消防器材,站在上風口處進行有效的滅火撲救,組織火災迅速撲滅。若根據現場情況確定公司自救能力達不到滅火目的時,應立即撥打火警電話(119)和榮鋼應急指揮部,請求支援。消防車到達后,協助消防人員確定水源和滅火方法,直至火災撲滅為止。
6、應急總指揮根據事故情況電話報告津南區應急中心和津南區生態環境局,由于公司在用工程火災情況下無大氣環境影響,僅向其申請開展地表水應急監測。應急監測人員進入現場時應穿戴個人防護用品和有效的呼吸防護裝置。環境應急組向生態環境局現場應急監測人員介紹事故情況及涉及危險化學品的基礎資料,協助生態環境局應急監測人員做好應急監測。根據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確定應急監測因子、監測點位和監測頻次。應急監測設置詳見下表。
表6.2-1 火災事故應急監測設置情況
事故源 |
環境要素 |
監測因子 |
點位和應急監測頻次 |
廠區 |
水 |
COD、石油類 |
監測點位為總排口,監測頻次由監測人員確定。 |
應急監測責任主體為天津神洲再生物資回收有限公司,應急監測執行機構為津南區環境監測站。
6.2.1.3. 火災事故應急處置卡
表6.2-2 一般性火災事故應急處置卡
突發環境事件 |
處置措施 |
應急物資與裝置 |
執行崗位 |
其他一般性火災 |
1.第一發現人大聲呼救。迅速進行初期火災的滅火控制,疏散作業人員 |
滅火器、防護服 |
現場人員 |
2.撥打電話“119”,并通知應急總指揮 |
通訊電話 |
現場負責人 現場人員 |
|
3.組織人員趕赴現場,通知應急負責人 |
滅火器、防護服 |
應急總指揮 現場搶險組 安全應急人員 |
6.2.2油類物質室內泄漏事故現場應急處置
油類物質泄漏主要為危廢暫存間的廢油。發生油類物質泄漏時,由當班班長啟動車間級響應,不啟動廠區報警,事故發生區域的當班班長負責現場指揮,對泄漏源及泄漏物兩部分進行處理。具體應急處置措施見應急處置卡。
表6.2-3油類物質泄漏事故應急處置卡
突發環境事件 |
處置措施 |
應急物資與裝置 |
執行崗位 |
油類物質泄漏 |
1.發現泄漏物及時進行覆蓋、收容、處理,可用砂子、吸附材料等吸收泄漏油類物質,并轉移至收集桶內。將收集到的泄漏物料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置。殘留于地面上的廢油物質,要清理干凈。 |
沙子、吸油棉等吸附材料 |
當班班長、現場人員 |
6.2.3油類物質室外泄漏事故現場應急處置
在廢油轉運過程中,若發生泄漏,由現場人員通知相關負責人立即對泄漏源及泄漏物兩部分進行處理。處置方式同室內泄漏。
表6.2-4 油類物質室外泄漏事故應急處置卡
突發環境事件 |
處置措施 |
應急物資與裝置 |
執行崗位 |
廢油泄漏 |
發現泄漏物及時進行覆蓋、收容、處理,可用砂子、吸附材料等吸收泄漏油類物質,并轉移至收集桶內。將收集到的泄漏物料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置。殘留于地面上的廢油物質,要清理干凈。 |
沙子、吸油棉等吸附材料 |
當班班長、現場人員 |
6.3.應急終止
6.3.1終止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即滿足應急終止條件:
1、事件現場得到控制,事件條件已經消除;
2、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經被徹底消除,無繼發可能;
3、事件現場的各種應急處置行動已無繼續的必要;
4、采取了必要的防護措施以保護公眾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長期影響趨于合理且盡量低的水平。
6.3.2應急終止的程序
1、現場救援指揮部確認終止時機;
2、現場救援指揮部向所屬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下達應急終止命令;
3、應急狀態終止后,應根據有關指示和實際情況,繼續進行環境監測和評價工作。
6.3.3應急終止后的行動
1、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結束后,組織相關部門認真總結、分析、吸取事故教訓,及時進行整改;
2、組織各專業組對應急計劃和實施程序的有效性、應急裝備的可行性、應急人員的素質和反應速度等作出評價,并提出對應急預案的修改意見;
3、參加應急行動的部門負責組織、指導環境應急隊伍維護、保養應急儀器設備,使之始終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
7. 后期處置
7.1.現場清潔
7.1.1現場保護
需要啟動公司級響應的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應急處置隊伍在迅速展開搶險救援的同時,由疏散引導組負責對事故現場進行嚴格保護,防止與突發環境事件有關的殘骸、物品等被挪動,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作出標記,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的痕跡、物證。
7.1.2現場恢復
突發環境事件處置結束后,相關部門和現場搶險組對現場進行清理,對應急中未能及時、徹底清除的污染物進行收集、處置。
(1)清洗:用水、清潔劑、清洗液對污染區域進行清洗(高濃度清洗液作為危廢處理);
(2)吸附:廢油用沙土等吸收污染物,吸附物作為危廢處理;
(3)清掃:固態物質及時清掃,放入危廢桶中暫存。
(4)清理具體工作程序按本公司危險廢物相關的管理和處置規定進行回收、處置。
(5)應急終止后,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現場及周邊(大氣、雨水排放末端)進行環境質量監測,確定現場無污染物殘留。
7.2.善后賠償
由企業負責人牽頭成立調查評估組,協調事故的善后處置工作,負責接待和安撫傷亡職工家屬,進行死亡賠償和其他善后事宜。
7.3.調查與評估
突發環境事件內部調查由事件發生部門負責組織,涉及操作工位應如實提供相關材料。如突發環境事件由公司進行調查,由事件發生部門如實提供相關材料并做好有關配合調查的工作。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有關專家,會同事發部門進行應急過程評價,編制突發環境事件調查報告和應急總結報告,并在響應解除后1個月內上報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領導小組。
8. 保障措施
8.1.通信與信息保障
應急值班室承擔白天、夜間及節假日應急值班,保證24小時接警暢通。遇有環境事故發生,及時通知有關方面。
8.2.應急隊伍保障
公司依據自身條件和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的類型建立應急處置隊伍,包括現場搶險組、技術保障組、疏散引導組、后勤保障組和環境應急組等專業處置隊伍。
8.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各應急救援小組根據其救援職責,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保證應急資源物資及時合理地調配與高效使用。
公司建立應急救援設備、設施、防護器材和救治藥品等儲備制度,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和裝備。各部門每月對消防設施、應急設施做一次檢查,確保各類應急設施都處于可用狀態。
8.4.經費及其他保障
處置突發環境事件所需經費列入公司財政預算,由財務部門按照國家經費要求落實。主要包括體系建設、日常運行、專家隊伍建設、救援演練、事故緊急救援裝備等費用。
公司各部門在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要緊密配合、全力支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在人力、技術和后勤等方面實行統一調度。同時,根據職責分工,積極開展演練、物資儲備,為應急救援提供交通運輸保障、治安保障、技術保障、醫療保障、后勤保障等。
9. 應急培訓與演練
9.1.應急培訓
應急培訓可以采用內部培訓,必要時也可以聘請專家或組織人員參加外委培訓,培訓后應進行考核,并按公司相關規定記錄。
1、應急處置隊員定期參加專業應急處置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應急處置工作開展的程序;不同級別響應的響應條件和應急動作;應急處置設備和防護裝備的使用;現場應急處置的步驟;廠區內涉及危險化學品的物化性質、危險性和應急處理措施等。
2、公司員工定期參加應急處置基本知識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不同崗位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處置步驟;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的報告方式;不同級別響應的應急動作;安全撤離的方式和集合地點等。
3、向周圍環境保護目標宣貫應急知識。
4、每次培訓完畢,應急指揮指定專門人員對應急培訓內容、方式做好記錄。
9.2.演練
公司每半年組織一次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演習,以鍛煉和提高在突發環境事件狀態下的快速應急處置能力,使應急人員更清晰地明確各自的職責和工作程序,提高協同作戰的能力,檢驗應急設施的使用效果,保證應急處置工作有效、迅速地開展。
根據廠區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進行應急演練,重點包括大面積火災事故時消防廢水的圍擋和收集演練及油類物質、化學品泄漏事故的應急處置等,從整個應急響應程序注重各環境的演練,具體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 預警和報警;
(2) 決策;
(3) 指揮和控制;
(4) 人員疏散清點;
(5) 應急處置;
(6) 應急救援預案終止。
每一步驟均有記錄,演練結束后及時歸檔。
演練前制定周密的演習計劃與程序,檢查演習所需的器材、工具,落實防護措施,對參加演習的人員進行培訓。演練結束后,及時對演練的效果進行分析評估,解決演練中暴露的問題,并及時進行評審、總結。應急綜合演練和專項演練記錄表如下。
表9.2-1 應急綜合演練記錄表
演練單位 |
|
演練負責人 |
|
|
參加人員 |
|
|||
演練開始時間 |
|
演練結束時間 |
|
|
演練目的 |
|
|||
演練內容 |
|
|||
演練過程 |
|
|||
演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
|
|||
改進措施和建議 |
|
表9.2-2 應急專項演練記錄表
專項名稱 |
|
|||
演練單位 |
|
演練負責人 |
|
|
參加人員 |
|
|||
演練開始時間 |
|
演練結束時間 |
|
|
演練目的 |
|
|||
演練內容 |
|
|||
演練過程 |
|
|||
演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
|
|||
改進措施和建議 |
|
10. 獎懲
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現之一的部門和個人,根據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1、 出色完成應急處置任務,有效地防止重大損失發生的;
2、 搶險、救災和排險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
3、 對應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議,實施效果顯著的;
4、 有其他特殊貢獻的。
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根據相關規定追究責任及相關紀律處分:
1、不認真執行應急預案,拒絕履行應急救援義務,從而造成事故及損失擴大,后果嚴重的;
2、不按照規定報告、通報事故真實情況的;
3、應急狀態下不服從命令和指揮,嚴重干擾和影響應急工作的;
4、盜竊、挪用、貪污應急救援工作資金或物資的;
5、阻礙應急工作人員履行職責,情節及后果嚴重的;
6、嚴重影響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實施的其他行為。
11. 預案的評審、發布和更新
11.1.預案的評審
內部評審:應急預案草案編制完成后,應急總指揮、副總指揮組織各應急處置隊伍成員、員工代表對應急預案草案進行內部評審,針對應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應急分工是否明確、合理等方面進行討論,對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改。
外部評審:應急預案草案經內部評審后,進行外部評審。外部評審可以采取會議評審、函審或者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審專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文件,結合專業知識、實踐經驗等,對環境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整體給出定性判斷結果;參與評審的居民代表、單位代表,重點評審環境應急預案能否為周邊居民和單位提供事件信息、告知如何避險和參與應對,給出定性判斷結果。應急預案編制人員根據評審組形成的評審意見,對應急預案草案進行修改。
11.2.預案的發布及更新
本預案發布之日起實施生效,公司辦公室負責本預案的管理工作,公司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或進行演練后,該部門負責對救援情況和演練效果進行評價,提出修訂意見,經公司總經理批準后及時修訂本預案。
公司結合環境應急預案的實施情況,至少每三年對環境應急預案進行一次回顧性評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進行修訂:
1、面臨的環境風險發生重大變化,需要重新進行環境風險評估的;
2、應急管理組織指揮體系或職責發生重大變化的;
3、環境應急監測預警及報告機制、應對流程和措施、應急保障措施發生重大變化的;
4、重要應急資源發生重大變化的;
5、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及應對、應急演練中發現問題,需要對環境應急預案作出重大調整的;
6、其他需要修訂的情況。
公司環境應急預案有重大修訂的,應當在發布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向原受理部門變更備案。
12. 預案實施和生效日期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生效、實施。
13. 附圖與附件
附圖
附圖1企業地理位置圖
附圖2廠區周邊環境示意圖
附圖3 環境敏感目標圖
附圖4 廠區平面布置圖與應急物資分布圖
附圖5 應急疏散路線圖
附圖6 廠區雨污管網圖
附圖7環境風險源分布圖
附件
附件 1 危險廢物委托處置合同
附件2 天津神洲再生物資回收有限公司與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應急救援互助協議
附件3 天津神洲再生物資回收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公眾參與座談會